石家庄市栾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 | |||||||
年度检查频次总上限:建筑业企业8次,勘察设计单位7次,建筑市场中介机构5次,房产类企业4次,特殊规定的除外。 | |||||||
序号 | 检查事项 | 检查依据 | 检查对象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式 | 拟实施时间 | 备注 |
1 | 对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后的行政检查 |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加强对企业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后是否满足资质标准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 | 建筑业企业 | 查建筑业企业净资产、企业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是否满足资质标准要求 | 线上检查,双随机、一公开 | 4-9月 | |
2 | 对建筑市场的行政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七条: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 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及有关部门的具体职权划分,由国务院规定。 《河北省建筑条例》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的建筑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设区市和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依法对建筑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省、设区市和县(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对建筑活动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在本省从事建筑及中介服务活动的省外企业,应当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建筑活动的监督检查制度,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发证机关应当建立颁发施工许可证后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条件发生变化、延期开工、中止施工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加强对建筑工程发承包计价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投诉举报的核查,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二)就有关问题询问签署文件的人员;(三)要求改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本办法或者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九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存储、维权信息公示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预防和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发生。 |
建筑业企业 | 查合同,核施工合同签订主体与内容,看是否存在虚假合同、“阴阳合同”情形;查资质,核施工企业资质,看是否存在无资质或借用资质施工行为;查人员,核施工现场人员聘用关系,看是否为本施工企业人员,是否严格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查设备,核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手续,看是否为本施工企业购买或租赁;查资料,核施工现场资料及主要建材、工程款项相关票据,看工程承发包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 现场检查,双随机、一公开 | 全年 | |
3 | 对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含人员资格条件)许可后的行政检查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对“安管人员”持证上岗、教育培训和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从业活动,查处违章作业行为并记录在档。 |
注册在石家庄市内的取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后满足安全条件的情况,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履职情况 | 现场检查 | 全年 | |
4 | 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检测企业资质以及施工图审查机构资格许可后的行政检查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水利、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配合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对相应的行业资质进行监督管理。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加强对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的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可以委托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注册在石家庄市内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检测企业以及施工图审查机构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检测企业资质以及施工图审查机构资格许可后满足资质资格标准的情况 | 现场检查, 双随机、一公开 | 4-9月 | |
5 | 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各方主体履行工程质量法定义务情况的行政检查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河北省建筑条例》第四十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建设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使用功能和环境质量,以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质量责任和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审查机构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1)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2)是否超出范围从事施工图审查;(3)是否使用不符合条件的审查人员;(4)是否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审查;(5)是否按规定上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6)是否按规定填写审查意见告知书;(7)是否按规定在审查合格书和施工图上签字盖章;(8)是否建立健全审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9)审查人员是否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可以委托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 工程实体质量和各方主体质量行为 | 现场检查, 双随机、一公开 | 全年 | |
6 | 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行政行为核查发现问题涉及相关企业的行政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条: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河北省行政备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备案实施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备案实施的监管和业务指导。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职责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 |
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行政行为核查发现问题涉及的相关企业 |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 现场检查, 双随机、一公开 | 全年 | |
7 | 对民用建筑节能的行政检查 | 《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其所属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机构,具体实施民用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民用建筑节能纳入工程质量监督范围,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对民用建筑工程实施质量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
民用建筑节能在建项目和相关参建方。 | 《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标准落实情况。 | “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现场检查 | 全年 | |
8 | 对建设类注册人员注册许可后的行政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注册建筑师考试、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实施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注册建筑师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注册工程师的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专业工程注册工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管理。 《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对注册建造师的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实施监督检查。 《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实施监督检查。 《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
石家庄市内河北省省级职业资格注册人员 | 注册人员职业资格认定条件 | 按“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要求,不定向抽查 | 4-9月 | |
9 |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和资质许可后的行政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七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管理全国房地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土地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五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四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 |
房地产开发企业 | 房地产开发企业依法依规开发经营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维护管理情况。 | 双随机、一公开,个案检查 | 4-9月 | |
10 | 对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行政检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第七条第二款: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评估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评估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第五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估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估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房地产估价机构和分支机构的设立、估价业务及执行房地产估价规范和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
房地产估价企业 | 房地产估价企业开展业务情况 | 双随机、一公开,个案检查 | 4-9月 | |
11 | 对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的行政检查 |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
物业服务企业 | 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服务情况 | 双随机、一公开,个案检查 | 全年 | |
12 | 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等行为的行政检查 |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河北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第三条: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审计、公安等有关部门依照本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相关工作。 |
省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主管部门 | 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 | 双随机、一公开,个案检查 | 全年 | |
13 | 对供热用热活动的行政检查 | 《河北省供热用热管理规定》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供热用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用热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供热用热相关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供热主管部门做好供热用热有关工作。 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完善供热监管信息平台,监督检查供热运行服务、设备设施维修维护、供热工程建设及供热准备等情况,协调处置供热突发事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不得将在供热监管信息平台获得的个人信息用于供热管理以外的其他用途。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 | 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 | 双随机、一公开,个案检查 | 4-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