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冶河镇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工作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冶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认真宣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推动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年以来,我镇持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全程依法办事,更高标准践行法治理念,严格做到依法决策,从严把牢程序关、法律关、民意关,自觉规范执法行为,以法治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员同向发力,更高水平共建法治冶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冶河蔚然成风,更高水平推进全面依法治镇工作。现将依法治镇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理论学习
冶河镇党委高度重视,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镇全年工作计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实行“一把手”责任制,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社区居委会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冶河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区委三届三次精神,以严的基调抓实各项工作;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党委书记、镇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性,组织公职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入户、入村、入校进行法律教育学习,通过研讨会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实现学习培训全覆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加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意义。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
充实队伍,夯实基础。一是冶河镇始终以人民需求为着力点,探索实现以镇党委为核心,充分发挥镇政府作用,组织引导各村、小区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二是利用“网格员”、“辅警”“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五类人员齐抓共管,形成法治建设新局面;三是冶河镇党委将依法行政工作当做重要抓手,推进冶河镇平安建设,目前引导律师等人员参与重大决策,对行政决定、行政处罚等采用法制审核制度,确保各项行政决定依法依规实行。四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三项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持续推动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做到权责明确,履职到位,不推诿、不缺位;着重建设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执法规范化和流程信息化,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五是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等形式监督执法,保证公正司法。在行政执法上落实省级自由裁量基准,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
精细划分,各司其职。高标准建设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中心,实现全镇主要交通道路监控全覆盖;高标准运行综合指挥大厅、三调联动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人民法庭。全镇所辖16个村综治室、民调室、监控室已无间断运行,治保会和民调会16个,治安联防队和平安志愿者队伍16支,民调员48人,治安信息员新增16人,流动人口协管员新增16人和法制宣传员52人。村级网格员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手机APP功能和“平安石家庄”APP作用,对辖区内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进行及时登记上报。加强法治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各执法部门人员学习法律知识,考取证书,对于通过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建立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大调解员培养力度,其中一名调解员获得“河北省金牌人民调解员”称号。
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将每周一定为村支部书记固定的信访接待日,每周二至周日,安排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确保村干部全天候值守,尽最大力量在第一时间、第一防线解决问题。二是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每天安排镇班子成员在群众接待室接待群众来访,落实首问首办负责制,全程负责案件的调查调处,直至问题解决。三是加大重点人员的管控和问题排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值班考勤工作,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在重要敏感期间没有发生影响全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事件。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冶河镇充分整合辖区治理资源,联动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人民法庭等力量下沉基层参与市域社会治理过程,随时接应矛盾纠纷调解化解工作,共同预防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防范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加强宣传教育。落实普法责任,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普法活动,送法入村、送法入户、送法入校。利用开学之际,为学校开展普法活动,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实现送法入校。利用到户帮扶工作之机送法上门,共计发放法治宣传册1500余份,实现送法入户;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在村举行普法宣传,实现送法入村。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全民学法氛围不足,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达不到高标准的要求;普法形式较为单位,缺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部分村法治墙建设达不到要求,法治思想不突出。
二是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区直部门下放的事项,部分执法人员理解不到位,执行困难,执法不规范、裁量基准不清楚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是信息公开工作有待提高。村级政务信息公开存在个别村公开不及时等问题,行政执法公示在省级执法平台公开不及时等问题。
(二)解决措施
一是结合“八五”普法规划,不定期组织开展法律巡回讲座,邀请镇司法所长和法律顾问对各村“两委”干部、民调员进行法治培训,同时开展“法律进企业”“法治讲堂进校园”等活动。创新普法形式,创办冶河“普法大讲堂”,开展调解技巧大比武活动。利用普法小剧对依法治镇进行宣传。
二是大力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持续完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要求,大刀阔斧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三是全面落实信息公开。建立符合冶河镇实际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多样端口、方式,如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宣传栏等形式,及时公开镇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行政执法公示平台的公示工作,确保在执法完成后七天内完成执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