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石家庄市公安局栾城分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民警执法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加大普法力度,提升依法决策能力。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持续强化能力建设。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纳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列为各类民警培训基础课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公安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法理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提升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执行工作的能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织企业培训学习。2024年6月4日,分局组织辖区4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召开《防范职务侵占》培训会。向企业主要负责人从职务犯罪的概念、对企业的危害、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如何防范职务犯罪进行了详细讲解。持续建立警企联系。分局与辖区25家企业,建立警企联系。在打击和防范涉税、职务犯罪方面更为紧密地合作,对共同维护良好经济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印发《石家庄市公安局栾城分局关于开展“如我在案·如我在办”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立足群众、企业办理公安业务中的高频事项,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沉浸式办案办事全过程,真正站在人民群众角度发现和解决深层问题。借鉴“枫桥经验”开展矛盾排查化解。 按照“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要求,积极践行“党有所指、民有所需、警有所应”,借鉴“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在日常排查、分级管控、调处化解、风险管理上下功夫,坚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三、强化措施举措,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
(一)强化法制审核,不断提升案件质量。法制部门对所有案件进行考评,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从接处警到整个案件办案过程全程监督,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
(二)加强执法监督,用足用好法治督察。建立内部执法监督联动机制,畅通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形成信息共享、投诉案件讨论和分析,发布执法不规范高发问题预警,提醒办案民警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三)加强公检沟通,推进与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我局与区检察院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统一证据标准和执法尺度,对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问题达成共识,为疑难复杂案件办理提供精准指导。
(四)加强法治理论研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法学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衔接,更好的提升民警素养、培养公安人才,分局与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达成校局合作共建框架,将在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服务实战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全面构建大公安教育格局和校局融合一体化办学机制,为实现公安工作的跨越升级、推动公安事业的高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建优建强队伍,提升执法能力。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促进公安民警职业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4名公职律师,在日常执法中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作用,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执法工作服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案质量,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四、坚持实战实用,推进办案中心提质增效。
“精细化”管理。增建速裁法庭,规范收押标准等,实行流程化岗位职责制、定点预警处理和问题整改责任制、全流程岗位衔接。“人性化”服务。与栾城区人民医院签约,实现入驻中心嫌疑人送押送拘前体检工作在中心“一站式”完成,有效解决“一站式”执法办案安全。实现“集中看管、集中体检、集中送押”三项职能。跨部门涉案财物委托第三方集中管理。涉案财物采取第三方集中托管,实现涉案财物应入尽入,推进涉案财物管理安全规范、智能高效运行;“一体化”管理、“换押式”移交、“规范化”处置。
五、推进全民普法,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按照“八五”普法总体规划,以“平安栾城”微信公众号为依托,结合 “12.4” 等重要普法节点,宣讲公安常用法律法规和新时期执法要求;协同刑警、经侦、交管等警种部门,围绕反电信网络诈骗、反集资诈骗、反有组织犯罪等内容,组织民警走进村庄、企业和学校,通过向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电子屏滚动播放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组织民警加入“木兰有约”,走进学校,开展法治课堂护未来,实现公检法司联袂同台宣讲。